
高中数学常考知识点抽样的方法
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数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一、随机抽样知识点
常常用于总体个数较少时,它的主要特征是从总体中逐个抽取;
优点:操作简便易行
缺点:总体过大不易实行
具体方法:
(1)抽签法
一般地,抽签法就是把总体中的N个个体编号,把号码写在号签上,将号签放在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后,每次从中抽取一个号签,连续抽取n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
(抽签法简单易行,适用于总体中的个数不多时。当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时,将总体“搅拌均匀”就比较困难,用抽签法产生的样本代表性差的可能性很大)
(2)随机数法
随机抽样中,另一个经常被采用的方法是随机数法,即利用随机数表、随机数骰子或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进行抽样。
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主要特征分层按比例抽样,主要使用于总体中的个体有明显差异。共同点: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都相等N/M。
一般地,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
整群抽样
整群 ……此处隐藏383个字……有学生中抽取10名学生作为校庆活动的幸运星的抽奖活动。针对小型总体,简单随机抽样易于操作,当总体过大,由于定位样本困难和耗费成本的原因就难以实行。缺乏其他辅助信息,简单随机抽样获得的样本在实际中往往也会限制总体估计的效率。
(2)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指先将总体按照某种特征分为若干层,再从每一层内进行简单随机抽样。例如,调查高校中学生身高时,考虑到男女比例不均和性别对身高影响,会采取以性别进行分层抽样的方式。分层的目的在于提升样本与总体结构的近似度,提高估计的精确度,并能够针对不同层的目标量进行统计。
(3)系统抽样
系统抽样将个体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规定的范围内随机抽取一个初始单元,然后根据确定抽样间隔按顺序抽取其他样本。例如,将高校学生按照学号排序后,在前50名学生中抽取一名,假设排序为32,后续每间隔50依次抽取第82,132,182...作为样本数据。系统抽样因为有次序标记,适用于总体较大的情况,但如果总体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或循环性,则系统抽样得到的样本并不能刻画总体。
(4)整群抽样
整群抽样是将所有个体分为若干个互斥的群,抽样时直接抽取群,选中群中的所有个体都将成为样本。例如,将高校学生以班级为群,随机抽取10个群中的学生进行意愿调查。与分层随机抽样不同,群内的个体应尽可能具有不同的属性,以能够代表事物总体的情况,否则抽样误差将偏大。
(5)多阶段抽样
多阶段抽样是分阶段采取不同的抽样方法进行组合,常用于较大规模的抽样调查中。例如,针对学科进行整群抽样后,对抽中的群再进行年级的分层抽样。多阶段抽样方式灵活,可以保持样本分布集中的同时克服效率降低问题,实际中有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