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2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的端午节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屈原的老家是哪儿?当然是我的老家——湖北,也就是战国时期的楚国。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湖北武汉人特别重视的一个节日——端午节。为什么武汉人会如此看重这个节日呢?因为爱国诗人屈原就是在自己的家乡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这一天就是农历五月初五。楚国人民永远记住了他,每年的这一天都会投一些米粽到汨罗江里,喂鱼吃,不想让屈原的躯体遭到任何伤害。于是,这便有了一个习俗——包粽子。
买一些新鲜的竹叶,糯米,再配上一些豆沙,枣,烧鸡,蛋黄,绿豆等,就可以开始动手了。通常,全家人都会像过年似的围坐在一起包。首先,把竹叶裹成一个三角体,有点像漏斗的形状,然后放一小把糯米到“漏斗”里,再塞上一个红红的蜜枣,最后用扎藤把三角体结实的绕上几圈,就完成了。别看这粽子步骤不多,真正做起来,还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初学者不是扎不牢就是“漏斗”会漏米出来,要想包的好看还真要下一番功夫。将包好的粽子小心翼翼地放到锅里煮,过不多久就会闻到一股浓郁的竹叶交杂着米的清香,香味弥漫了整个厨房。外婆召集大家围坐在餐桌旁,然后解开粽子的扎藤,剥开粽叶,那一颗颗亮晶晶的“红白宝 ……此处隐藏9151个字……节节,家家户户都吃粽子。端午节之后细菌多了,粽叶是有杀菌作用的,吃了防病。所以粽子花样繁多:有蜜枣棕、红豆棕、绿豆棕、黑米棕、糖棕……各具特色,其味各异。解开绳子,剥开粽叶时,那粽子里藏着的蜜枣,真让人口水一落千丈。咸粽子里白白的棕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像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真是香极了!
家乡的端午节节,家家户户的小孩子都带五色丝线、饮雄黄酒,拴五色丝线,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喝雄黄酒,据说屈原投江之后,百姓为了避免屈原尸体被江里的鱼龙所伤,便纷纷把粽子、咸蛋投人江中喂鱼龙。一个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人江里,说要药晕鱼龙。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晕龙,龙须上还沾有一片衣襟。人们就把这条龙拉上岸,剥了皮,抽了筋,解除心头之恨。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不敢伤害像屈原一样心灵纯洁的孩子们。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精神的一种钦佩,歌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心里别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