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冬至的作文700字汇总十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冬至的作文700字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112月21日是冬至夜,妈妈说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于是,爸爸妈妈和我邀请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去海运堤吃饭。我最喜欢一大家子人出去吃饭了,因为特别热闹。
到了吃饭的地方,我看到今天来吃饭的人好多呀,基本都坐满了。幸亏爸爸早早地定好了位置,不然,我们还得坐板凳等着呢。餐厅的生意真是好,菜也就出得特别慢,趁着这个时间,爸爸就说来个头脑风暴。
爸爸可真厉害,看着人来人往的餐厅,问题就来了:这个餐厅有一桌人,数量比10人多,比15人少,2个2个地数多1人,3个3个地数少1人,这桌一共有多少人?
我可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一桌一桌地数,一桌一桌地猜,得分析分析。于是,我开始思考起来:数量比10人多,比15人少,那就是11、12、13、14中的一个答案。四选一,这个概率有点低,我还得再想想;2个2个地数多1人,那就一定是单数,所以不是11就是13,离正确答案只有一步之遥了!还有一个条件,3个3个地数少1人,在11和13里面,只有11是符合条件的,13,3个3个地数可是多了1个。
哈哈,答案出来了,这可 ……此处隐藏7511个字……就绪,爸爸妈妈开始包起饺子,只见他们先拿起皮,放在手掌上摊平,然后夹了一些馅放在上面,把两边对齐轻轻一捏,一个饺子就做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学着妈妈的样包了起来,结果刚上“战场”就败下阵来。我把我包好的和妈妈包的一比,真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妈妈包的饺子饱满、结实、整齐,像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大雁,而我包的饺子却像一个个“伤兵”,有的“歪脖子”、有的“肚皮受伤”、有的……实在是有天壤之别。我只好向妈妈虚心求教,妈妈看了看我包的饺子,告诉我:“你之所以包得不好,是因为馅放得过多或过少,包的时候又用力不均。不用急,熟能生巧。”
听了妈妈的话,我又重新开工了,根据妈妈指出的原因,终于亲手包成了一个“神气十足”的大饺子。
在包饺子的过程中,爸爸给我讲了冬至吃饺子的来历。相传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当他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时,正值冬季。他看到乡亲们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
“饺子”。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听了爸爸的讲述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人们说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了。
第一次包饺子,不仅使我学会了包饺子,而且让我明白了冬至吃饺子的由来,真是一举两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