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作文

时间:2023-07-06 06:55:04
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作文

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作文

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作文1

重阳糕亦称“花糕”,汉族重阳节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因在重阳节食用而得名。唐代以前已有此糕点,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制法因地而异,主要有烙、蒸两种,糕上插五色小彩旗,由于“糕”与“高”同音,寓意吉祥,作为节日礼品一直盛行不衰。

今年10月2日,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踏秋”,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出游赏景、登高望远、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都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随着时代变迁,很多传统习俗已经逐渐淡出人们视线,但是重阳节为长辈孝敬一盒重阳糕,这一延续千百年的习俗,至今仍然活在上海人的生活中。

因各地风俗不同,重阳糕的制作方法也因地而异。上海,自开埠之后就成了移民城市,五方杂处,中西交融。随着全国各地移民进入上海,重阳糕各式制法也流入上海,而一些沪上本地农家自治糕饼颇有风味。

如今,除了沈大成、乔家栅、三阳泰、悦来芳等老字号食品店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重阳糕,郊区也有各具特色的农家自制糕点,在重阳节期间被用来馈赠亲友,如香糯软滑、松软香甜的松江叶榭软糕,甜不腻口、清香淡然的七宝农家糕,还有清香松口、糯而不粘的崇明糕。这些传统糕点的制作技艺因其独特的配方技艺和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深层意义被先后收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重阳节到来之际,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这些“舌尖上的非遗” ……此处隐藏1819个字……宋代,城市经济逐渐繁荣,都市出现了独立经营糕饼食品的店铺,“糕”与登高之“高”谐音,于是吃糕逐渐代替登高风俗。店主们为招揽生意。,又仿“插茱萸”故事央每块糕上插上一而小彩旗以代替“茱萸”,专门在重阳节前出售,美其名曰“重阳糕”。可见重阳糕是宋人依照汉唐故事设计的食品新产品,它既融合了古代重阳风的习惯,又是一种精美的节令食品。古人独具匠心的食品设计不也值得今人学习吗!

“蒸出枣糕满店香,依然风雨古重阳。百工一钦登高酒,灯火鸣机夜作忙。”重阳节多吃重阳糕,祝君事事如意,步步登高。

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作文4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又称老人节、登高节。

重阳节要吃重阳糕,我和爸妈特意去夫子庙买重阳糕。到了莲湖糕团店,才发现店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好像一条长龙。我们赶紧跑过去排队,刚站到队尾,一群人又蜂拥而至。过了好一会儿,才轮到我们,我们买了两份重阳糕。

重阳糕还热乎乎的,是由糯米粉和豆沙做成的,上下是两层糯米糕,中间是一层豆沙什锦馅,上面还撒了一些红绿丝。尝了一口,松松软软的,还有一种清香,让人吃了还想吃。卖重阳糕的阿姨还送了一面三角形的小红旗。这面旗子是剪纸做成的,上面有一条镂空的龙,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回到了家,我将小红旗插在重阳糕上,送给爷爷奶奶。他们从小就带我,很辛苦。重阳糕代表代表着我对他们的感谢、敬爱之情。爷爷奶奶接过重阳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直夸我长大了懂事了。

尽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父母经常教导我要孝敬长辈。从现在起,我一定要孝敬长辈,将来也要教导我的儿女一定要孝敬长辈,让孝敬长辈民族优良传统永远发扬光大下去。

《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