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ESP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报告
摘 要: 近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进出口贸易大幅提升,使得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商务英语教学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首先介绍了ESP理论和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然后结合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现状,以ESP教学模式为理论导向,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师资等方面探讨了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关键词: ESP教学 商务英语 教学现状 问题及对策
一、 基于ESP理论的教学模式
(一)ESP的产生及概念
(二)ESP教学模式概述
从Strevens提出的ESP的四个绝对特征中我们可以看出,ESP和EGP(English for Genera Purpose 通用英语)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ESP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的教学模式。综上所述,ESP教学模式是指以语域理论为指导,以培养特定专业的学生所需的英语能力为教学目的,将英语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马蓉,20XX)。它不但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是一种教学原理、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结合起来的整体。
二、 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
实际上,以上的三种观点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目前,国内学术界就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已经达成了以下共识:商务 ……此处隐藏1379个字……多层次性,不能只学了一点商务英语的皮毛就直接进入双语教学。此外,商务英语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多样化的课程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在必修课之外,还可以开设涉及金融、法律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选修课;同时,多邀请相关成功人士进行讲座可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改善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建设
商务英语的培养目标不仅是复合型人才,更是应用型人才,因此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交际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交流能力能让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轻松地崭露头角,成功地建立商务业务关系,增强自信心。因而,商务英语教学不应只是老师一味地讲解词汇、句子或阅读技巧,这种被动的教学方法只会造成“高输入,低输出”。ESP教学模式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满足学生所需要的特定专业的英语能力为目标。商务英语是ESP的一个重要分支,强调交际能力,因而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尤为重要。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例如学生的口语课可以从“单相表达”向“双向表达”过渡。另外,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向学生呈现商务英语情景,让学生进行模拟实践,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出机会,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当然,师资队伍的建设也不容忽视。商务英语教师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水平和兴趣,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参加商务英语的培训班或研讨会,给老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当然,教师自身也要在课下多“充电”,提高自己的能力。
中国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期,需要大量的商务英语人才。相信在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在科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支撑下,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必将跨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商务人才。